Harris Beber在擔任Vimeo行銷主管五年以及在Amazon販售尿布的經歷後,於四月成為Google子公司Waze的行銷長。
根據Beber的說法,成功行銷的關鍵是了解客戶並解決他們的問題,無論您身在何處。例子包括為客戶提供當日尿布配送服務,或安全便利地引導他們到達目的地。
Beber的職責之一是協助Waze擴大用戶群並維持用戶對應用程式的興趣。
自2013年被Google收購以來,Waze已在全球吸引了1.5億月活躍用戶。
Beber表示,Waze和Google Maps並不相互競爭,因為兩個應用程式的用戶群體因其不同的使用情境而有所區別。
Google Maps主要用於尋找您所在地區的商家以及規劃步行或開車路線。相比之下,Waze更適合駕駛導航,因為它依靠用戶提供的數據來提醒駕駛人交通狀況、道路施工和其他障礙。
理解情境至關重要
Waze擁有大量用戶位置數據,但他們不將其用於行銷,只在使用應用程式時才使用。據Beber表示,不會收集數據用於廣告目的。
據Beber所說,依靠廣告收入的Waze使用位置數據來顯示基於用戶所在位置的情境式廣告。
他表示,Waze提供即時的位置式廣告,他們稱之為「情境式」,因為這些廣告依賴於設備的當前位置,而非涉及個別用戶的任何關係或模式。
Beber表示,為協助Waze的目標,情境式廣告比數據驅動型廣告更有價值,而後者為其母公司帶來了數百億的季度收入。
Waze功能的一個例子是推薦用戶路線附近的商家,如速食餐廳、加油站或咖啡店。這些停留對總行程時間的影響極小。
據Beber表示,如果零售商距離很遠(如50英里或更遠),在Waze上為其做廣告是毫無意義的。
據Beber所說,Waze利用用戶在道路上的即時位置來推動銷售增長,這要歸功於其能夠在零售商附近投放廣告的能力。
優先考慮安全
除了吸引廣告商外,Waze還專注於提高客戶參與度。
Waze持續擴展為用戶提供的即時警報,包括道路危險、事故和交通壅塞更新。在Google的支持下,他們從眾多交通攝影機獲得的數據規模大幅增長。據Beber表示,增長是「指數級的」。
Waze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見解,使應用程式更具吸引力。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2016年推出全球活動合作夥伴計畫。
Waze與環法自行車賽等活動主辦方合作,在地圖上為用戶安全提供路線指引和道路封閉資訊。這也為Waze提供了用戶獲取機會。
Beber表示,這不僅對整個社群有益,也有助於自給自足。「人們喜歡成為第一個擁有內幕消息的人,」他說。
然而,這些數據有時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發揮作用。
例如,Beber指出,一位葡萄牙記者在2018年調查一起交通事故時發現,有人在Waze上通報事故的時間比緊急救援人員得到通知早了八分鐘。
Beber提到,Waze在應用程式中整合了更直接、更快速的事故警報回報功能,使葡萄牙的救護車派遣時間平均縮短了7分鐘。
美國監管機構認為,將平均911回應時間縮短一分鐘,每年可以挽救10,000條生命。
Beber表示,設計具有遊戲元素和安全協議的用戶介面是一項困難的任務。
Waze使用卡通角色詢問駕駛人交通堵塞、事故或其他道路障礙是否已清除。用戶可以輕鬆使用手機回報事件。
據Beber表示,目標是讓用戶互動盡可能簡短,應用程式應該在設備安全固定在儀表板上或由車上乘客使用。



.avif)
.avif)